第(2/3)页 可是看到富察伊拉使用他们的导弹,改装后的效果如此惊人。国防部高层的心已经开始动摇,继续围绕二极管深挖,还是投入巨资研发集成电路摆在苏联高层面前。 虽然身体不是很好,可乌斯季诺夫还是坚持过来开会。作为技术干部出身的国防部长,他的决策非常重要。 其实包子轩已经延长了这位国防部长的生命,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说病入膏肓,至少精气神比之前要差太多。但国防部召开技术会议,他当然要参加。之前苏联历任国防部长,大多是军事主官出身,都在前线打过仗。 因此资历上比起他来说要高不少,能够成为国防部长,主要是冷战时期;战争已经进入新模式,至少靠人冲锋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战争必然是高科技状态下的核战争;作为技术型军官肯定会被重用和提拔。因此乌斯季诺夫凭借强硬性格,以及过人的手腕才成为苏联国防部长。 之前军事会议可能插不上嘴,毕竟他的话很多军官都不以为然。可是在探讨武器装备技术会议时,情况立马发生改变。可见这个时候,苏联人的脑子还很清醒,知道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事情。 如果连如此重要技术会议都不参加,那么他这个国防部长的存在感可就太低了。 苏联电子专家详细介绍了富察伊拉和沙迦之间战争状态下的电子干扰,以及导弹方面更换芯片后的优异表现。 意思很明显,苏联不应该在朝着二极管小型化道路走到黑,应该与时俱进。多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新技术;适当调整方向。 如果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单单这番言论就可能被关进监狱。公然鼓吹敌人武器先进,向敌人学习,绝对不是伟大苏联的做派。当时可是老子天下第一,任何国家的武器装备都不如苏联。 好在随着安德罗波夫上任后进行了相关调整,加上切尔年科性格没有那么强硬。因此才有人敢说真话、实话。 这个时候苏联军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电子信息方面的权威专家,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知道自己要说话,没有他的表态,可能谁都不敢多说什么。刚刚电子专家评价的很客观,敌人优秀的地方,还是值得学习。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1917年出生,工程兵出身,苏联总参谋长,1977年苏联元帅。他是冷战时期苏军中最聪明、最有预见性的战略理论家,提倡电子科技革命,是信息化电子战和精确制导战争的先驱。 1981年他组织了空前规模的西方-81军事大演习,使西方断定,华约的坦克兵有能力在一个星期内抹平北约在中欧的驻军,打到巴黎城下,只有战术核武器才能挽救北约。 在奥加尔科夫推动下,苏军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的战术指挥系统取得成功,以此为基础,奥加尔科夫建立了第一个数字化试验部队,试验证明,数字化技术可显著提高部队战斗力。 第(2/3)页